8月15日清晨,阿拉斯加最大城市安克雷奇被刺骨寒风笼罩。 埃尔门多夫-理查森联合军事基地内,美军F-22战机轰鸣着掠过天际线,不远处白令海峡的对岸,俄罗斯勘察加半岛的导弹阵地静默矗立。 这片沙俄曾以720万美元卖给美国的土地,此刻正见证俄乌冲突三年来美俄领导人的首次面对面交锋。 特朗普对普京的最后通牒犹在耳畔:“拒绝停火将面临严重后果”,而北约八国1.5万兵力正在同一片冻土上举行“北极边缘”军演,导弹拦截演习的靶标直指俄罗斯。
选择阿拉斯加作为会晤地点绝非偶然。 1867年,沙俄因惧怕阿拉斯加落入死敌英国之手,将其贱卖给美国。 如今,特朗普团队私下向媒体透露,此地象征“领土可交易”的政治隐喻,普京试图借历史提醒美国:当年沙俄能卖地,今日俄罗斯亦可吞并乌东。 阿拉斯加当地至今保留着19世纪东正教堂,尼古拉耶夫斯克等地名星罗棋布,俄裔社区甚至打出“欢迎回家”的标语。 但对普京而言,真正的“主场优势”来自军事威慑:俄军在勘察加半岛部署的“口径”导弹能在10分钟内覆盖阿拉斯加全境,太平洋舰队的核潜艇已在白令海峡完成战备巡航。
会晤前48小时,特朗普的表态经历戏剧性转折。 8月13日,他宣称会谈只是“互相倾听的练习”;次日参加欧洲六国视频会议后,突然改口警告普京:“不停火就承受恶果”。这种反复与欧洲施加的压力直接相关,德国总理默茨、法国总统马克龙等人在会议上提出五条铁律:必须保证乌克兰参与谈判、按当前战线划分领土、北约继续军援乌克兰等。 但特朗普的真正意图仍是交易:美方谈判草案显示,其核心诉求是乌克兰割让顿涅茨克州15%未控区,换取俄军退出哈尔科夫等地。 若达成,俄罗斯实际控制领土将扩大四倍。
北约的军事威慑几乎不加掩饰。 8月15日会谈当天,代号“极地匕首”的特种作战演习在基地外围启动。 英国“伊丽莎白女王”号航母抵近白令海峡,丹麦破冰舰在浮冰区演练导弹拦截,美军海豹突击队更在冻土带模拟“敌后斩首”。 这些动作引发俄罗斯强烈反弹。 卫星图像显示,俄军在新地岛禁区部署9M730“海燕”核动力巡航导弹,射程覆盖整个北极圈。 俄国防部内部通报直言:“这是给谈判桌加注的筹码”。
当北约军演机群掠过阿拉斯加上空时,中俄海军舰艇正在勘察加半岛完成补给。 052D型驱逐舰“绍兴舰”与俄“特里布茨海军上将”号反潜舰组成编队,驶向太平洋巡航。 两国军舰实现数据链实时互通,反潜演练区域距阿拉斯加仅隔一道国际日期变更线。 这种联动针对美国财长贝森特此前的威胁,若会谈破裂,美将对购买俄能源的国家征收“二级关税”。 2024年中俄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,中国占俄石油出口总量的40%,首当其冲成为打击目标。
就在会谈前夜,乌克兰东部战线突然崩溃。 俄军在多布罗皮利亚地区单日推进18公里,形成对红军村—米尔诺格勒双子城的钳形包围。 乌军被迫调动最后的精锐“亚速营”第12旅堵漏,但俄军火炮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120门,日均消耗弹药价值2.4亿美元。 8月12日他曾暗示可接受“现状停火”,次日却在欧盟鼓动下改口:“绝不放弃一寸土地”。 这种反复激怒了特朗普团队,美方谈判代表已通知基辅:若破坏和谈,百亿美元军援将立即冻结。
上午9时,普京车队驶入军事基地。 美方特意安排会晤厅窗户正对演习场,F-22战机超低空通场的音爆声数次打断开场寒暄。 特朗普开场即抛出核心诉求:“顿涅茨克必须是俄罗斯的,但你们得从扎波罗热核电站撤走导弹”。 普京的回应直指美方软肋:“停火可以,次级关税条款必须作废”。 会谈持续至午后,双方仍未达成书面协议。 但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向媒体透露关键进展:美方默许俄军继续控制克里米亚,换取普京不反对美企开发扎波罗热稀土矿,该矿储量占全球17%,特朗普家族基金已提前布局开采权。
下午14时,普京和特朗普各自走出会场。 面对记者追问“是否达成停火”,两人默契地保持沉默。 远处演习场突然升起红色信号弹,“极地匕首”演习的实弹阶段开始了。 阿拉斯加的寒风中,战机呼啸与快门声响交织,一场没有签署任何文件的会谈落下帷幕。但所有人都清楚:当俄军坦克继续碾过顿巴斯的焦土,当北约舰艇仍游弋在白令海峡,这场大国博弈远未终结。
荣利通配资,福盈策略,现在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